找到相关内容107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思与诗情

    有,得失随缘,心无增减,违顺风静,冥顺于法也。三名无所求行,世人长迷,处处贪著,名之为求。道士悟真,理与俗反,安心无为,形随运转,三界无苦,谁而得安。《经》曰:“有求皆苦,无求乃乐也。”四名称法行,即...

    孙昌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42558137.html
  • 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浅解

    息诸恶行为业用。   五无贪。贪是悭贪。无贪就是对于三界所有乐报以及三界有漏善因,知道无常变坏,无所耽著、贪恋,故名无贪。它以无所贪著为体性,别则能对治贪著,通则能作众善为业用。   六无嗔。嗔是...是悭贪。无贪就是对于三界所有乐报以及三界有漏善因,知道无常变坏,无所耽著、贪恋,故名无贪。它以无所贪著为体性,别则能对治贪著,通则能作众善为业用。   六无嗔。嗔是嗔恚。无嗔就是对于三界一切苦果,(...

    张秉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1758263.html
  • 略论汉文佛典异译在汉语词汇研究上的价值

    对译为“贪著”,“适”与“贪”、“著”同义。又支谶本“去离世事,弃身不惜寿命,适无所慕。”(8/470c)句中“适无所慕”实同“适无所著”(8/471b)、“适无所爱”(1/870c),“慕”与“爱”...

    胡敕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81958380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中的般若思想

    ,但凡夫之人,贪著其事。”一合相其实是不可说的,但凡夫贪著实有一和合相之事,这样从认识上也仍然没有出离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四相。   不但上面所说的种种法相应如此看待,而且佛所说的一切法也...

    伍先林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41958779.html
  • 读佛经笔记

    》所论布施处颇多,布施者,有三类: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《金刚经》所言于经中受持,其功德大于布施财物,但最高之境为“无住相布施”、“不应贪著,是故记不受福德”。行善不想求福德的果报,心中未执著贪求...

    释妙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4758947.html
  • “东山法门”的创立

    认识到苦乐荣辱全系宿因所造,故而能“得失随缘”、“缘尽还无”,唯感心体寂静;三、“无所求行”,指摆脱世俗的各种贪着,安心无为,因为三界皆苦,贪著是人生痛苦的根源;四、“称法行”,是对前三行的总结,指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74459570.html
  • 从《五部遗教》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和影响

    所求行”原文为:“三无所求行者,世人长迷,处处贪著,名之为求。智者悟真,理将俗反,安心无为,行随运转。万有斯空,无所愿乐。功德黑暗,常相随逐。三界久居,犹如火宅。有身皆苦,谁得而安。了达此处,救舍诸有,...

    才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5359695.html
  • 人间佛教的蓝图(上)

    勿生过份贪欲之心。如《释氏要览》中说:“《梵摩难国王经》云:‘夫欲食,譬如人身病服药,趣令其愈,不得贪著。’”《杂阿含经》说:“人当自系念,每食知节量,是则诸受薄,安消而保寿。”《佛遗教经》说:“受诸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3760085.html
  • 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─论大小乘佛教融和的开展

    根本空。   集圣谛又名贪著、恶成辨、过恶、速疾、能执取、想、有果、无可说、无可取、流转。   灭圣谛又名不退转、离言说、无相状、可欣乐、坚固、上妙、离痴、灭尽、远恶、出离。   道圣谛又名离言、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5660104.html
  • 爱国爱教:中国佛教的立世基点

    ,有利于文明进步的积极内涵,也提出佛教的“八荣八耻”:以爱国爱教为荣,离经叛道为耻;以勤修三学为荣,犯戒空’谈为耻;以禅悦法喜为荣,低级趣味为耻;以谦虚惭愧为荣,侨慢浮躁为耻;以感恩随喜为荣,贪著嫉妒...

    冯巧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4960271.html